歡迎來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膠制品有限公司!
服務熱線:
134-2097-4883
利勇安官方二維碼
新聞中心
news
推薦產品
RECOMMENDED PRODUCTS
聯系我們
CONTACT US
手機號碼:(134-2097-4883)
郵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具體地址:深圳市龍華區龍華街道龍園社區龍峰一路寶華工業區新2棟整套
發布時間:2025-06-14點擊:
智能手表表圈(PC + 液態硅膠)使用三個月開裂,可能由材料兼容性、生產工藝、使用場景等多方面因素導致,具體原因分析如下:
表面粘結力不足
PC(聚碳酸酯)表面極性較低,與液態硅膠(LSR)的化學結合力較弱,若未進行表面處理(如底涂、等離子活化),易導致界面分層開裂。
PC 材質中若含有脫模劑、增塑劑等添加劑,可能遷移至表面,影響硅膠與 PC 的粘結強度。
熱膨脹系數差異
PC 的熱膨脹系數(約 6.7×10??/℃)與液態硅膠(約 1.5×10??/℃)差距較大,使用中溫度變化(如洗手、運動出汗時的溫度波動)會導致兩者膨脹 / 收縮不同步,累積內應力后引發開裂。
成型參數控制不當
液態硅膠注塑參數:溫度過低(如硫化溫度不足)會導致硅膠固化不完全,韌性下降;壓力不足或保壓時間過短,會使硅膠與 PC 界面結合不緊密,存在微間隙。
PC 件預處理不足:PC 表面未清潔(殘留油污、灰塵)或未預熱,導致硅膠注塑時與 PC 的熔接強度不足。
模具設計與脫模問題
模具澆口位置或冷卻系統設計不合理,導致 PC 與硅膠結合處冷卻不均,產生內應力集中;脫模時若頂出機構受力不均,可能拉扯產品導致隱性裂紋,使用中逐漸擴展。
機械應力與疲勞損傷
日常使用中頻繁碰撞、刮擦表圈(如手腕撞擊物體、表帶過緊拉扯),或按壓表冠時對表圈邊緣產生局部應力,長期累積導致硅膠與 PC 結合處疲勞開裂。
表圈結構若存在直角、銳邊等設計,易成為應力集中點,加速開裂。
環境因素侵蝕
接觸汗水、洗手液、化妝品等化學物質,可能緩慢腐蝕 PC 或硅膠,削弱界面粘結力;高濕度環境下,PC 吸水后性能下降,硅膠也可能因水解老化。
長期高低溫循環(如從空調房到高溫戶外),加劇材料熱脹冷縮應力,導致界面脫粘。
材料選型不當
液態硅膠硬度選擇不合理(如過硬的硅膠韌性不足),或 PC 材料抗沖擊強度不夠(如再生料比例過高),導致產品耐疲勞性差。
硅膠與 PC 的厚度配比不合理,如硅膠層過薄,無法緩沖外力;或 PC 基材過薄,剛性不足易變形。
結構設計缺陷
表圈的 PC 與硅膠結合界面未設計防滑結構(如鋸齒紋、凹槽),僅靠平面粘結,結合力不足;過渡區域未做圓角處理,易因應力集中開裂。
觀察開裂位置:若裂紋沿 PC 與硅膠界面延伸,重點排查粘結工藝;若發生在硅膠或 PC 基材內部,可能與材料強度或內應力有關。
檢測表面處理:確認 PC 件是否經過底涂、等離子處理,硅膠是否添加增粘助劑。
模擬使用環境測試:通過高低溫循環、化學介質浸泡、機械疲勞測試,驗證產品耐用性。
簡而言之,開裂多由 “材料結合不牢、工藝控制不足、使用應力累積” 共同導致,需從設計、生產到使用場景全鏈條排查。